时至午后,天光大盛,山中的温度上升了不少。那条山溪已经解冻,再次成为了水声潺潺的小瀑布。石雕牌楼外,已经走了一些人,但是留下的人更多。而且还有数十位泰一书院的师长,以及他们的弟子,来到了这里。某一刻,李不器的身影出现在了山道上,很快便走出了石雕牌楼。但他没有继续向着刘仞、幽瑾安等人走去,而是停住了脚步。因为他发现,在场的很多人,都在用一种热切的眼光在看着他!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以及风韵颇佳的女人,看他的那种眼神,就好像是他没穿衣服般。这什么情况?李不器有些懵!接着,那数十位书院的师长,有男有女,皆是朝着他拱了拱手,说道:“恭喜师弟!”然后,便是更多的书院学生,朝着他躬身行礼,说道:“见过师叔!”李不器更懵了,回头看了看那座石雕牌楼,又仔细扫过了场间的所有人,以及细节。随后,他看向孟弘,有些不悦地说道:“前辈,这有点过分了吧?我都已经下山了,为什么还会有幻象?”孟弘微笑,说道:“师侄莫要说笑,这样很没意思啊。”便在这时,幽瑾安跑了过来,因为太过激动,竟是直接抱住了李不器。但是,小丫头随即就感觉这么做有些不妥,赶紧放开后,继而说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真是太给我争脸了!”在确定这不是幻想之后,李不器笑了笑,开始给那些先前恭贺他的人还礼。虽然他还没想明白,那些人为何要称呼他为师弟,以及师叔。孟弘说道:“李师侄,院长大人可有什么吩咐?”“我没看见院长。”李不器心想,那位在亭子里,请他喝茶、吃早餐的白胡子老头,是院长吗?听了他的话,场间众人都是有些惊异。孟弘又说道:“你没有登顶苦涯?”“我确实走上去了,但没有见到院长,然后我就下来了。”一位中年师长说道:“院长大人并没有见他,是不是表示,院长大人并没有收他为徒?”另一位师长说道:“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登上苦涯是一定会见到院长的,因为院长大人一直就在那里,看护着芸芸众生。”这时,便有年轻的书院学生说道:“那我们这声师叔,是不是有些叫早了?”那位学生的师父,当即教训道:“你以为你是鸡吗?负责每天叫早打鸣?不论院长大人是不是收他,他既然能登上苦涯,你叫声师叔便不冤屈,达者为先的道理,你都不懂吗?”那位弟子有些委屈,但还是说道:“弟子知错了。”孟弘抬了抬手,止住了场间的议论声,“不论李不器见没见到院长,钟鸣三声你们没听到吗?都散了吧。”应着孟弘的话音,很多人再次对李不器施礼后,离开了。当然,其中女子居多。也有很多人直接离开,没有施礼。李不器不在意这些,跟着幽瑾安走回了褚祥和刘仞身边。褚祥见他一脸茫然的样子,便说道:“登上苦涯,受院长亲自点播,然后钟鸣三声,昭告天下。便意味着你是院长大人的亲传弟子了,这是泰一书院不成文的规矩。”诚然,因为这规矩不成文,所以只在修行界,或者凡世的高层中流传。而且,距离上次钟鸣三声,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李不器在那座幽州小城里蜗居了十八年,又如何能知晓。李不器说道:“苦涯上别说人,连只鸟都没有。”褚祥沉吟片刻,说道:“这便是其中的歧义了,且看书院后续对你的安排吧。”幽瑾安眨了眨杏核般的大眼睛,说道:“这有什么好歧义的?兴许是院长大人今天突然有事,没在苦涯上呢?还不兴人家出门了啊?”褚祥知道幽瑾安并不是在反驳他,而是在安慰李不器。但殊不知,李不器这样的人,何须安慰呢。褚祥说道:“按照规矩,考入泰一书院的学生,有半月的假期,半月后正式入院学习。这半月,李公子就不要留宿书院中的客居了,回幽府住吧。”不等李不器回答,幽瑾安就替他做了决定,“自然是要回幽府的,这山中苦寒,何苦遭罪。”李不器也是点了点头。接着他便坐回了那个花梨木轮椅里,虽然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但是坐着自然是比走路舒服。随后,他们一行人,便开始向着山下行去。望着他们的身影,问清眼中的情绪有些复杂。张嘉许说道:“别看了,那幽瑾安确实好看,但你没机会了。我听说六公主殿下还没有婚配,你倒是可以对她用些心思。”问清皱了皱眉,什么话都没说,一甩袖子走了。隆德三十一年,泰一书院的招考至此便正式结束。有太多的人走在同一条下山的山道上,便显得有些拥挤。某一刻,前方的人群停住脚步,然后默默向着两边分开。很快,顺着山道而上的人,出现在了李不器的眼中。是一队身穿宫里服饰的人。为首的老太监,行到李不器身前,说道:“李不器,接圣皇陛下口谕。”一时间,在场的众人皆是纷纷跪拜下去。但也有几个人没有跪,比如说褚祥、幽瑾安、以及幽瑾安的那个“无名”师兄。刘仞本来是想要跪拜的,但见身边之人都是没跪,想着若是他跪了,便是不合群了,就也停止了动作。这一刻,李不器在极短的时间里想了很多东西,推算了事情的所有走向。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隆德不会在这个时刻对他出手,因为这个时刻太敏感了。即便是他没有在苦涯上见到院长大人,但是那三声钟鸣,也是院长大人的一种态度。思及此处,李不器对着那位老太监,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说道:“公公,您也看到了,我这身体情况,不太方便跪迎接旨。”老太监斜眼瞥了瞥他,说道:“既然如此,你便坐着吧,我复述圣皇口谕,你且听仔细了。”“谢公公体谅。”“圣皇口谕:时隔三百五十七年,泰一山再传三声钟鸣,实乃国之大兴,故特召李不器进宫面圣,钦此!”李不器轻叹了一声,说道:“草民接旨。”随着李不器的接旨,褚祥走上前去,悄无声息地将一个钱袋子,塞进了老太监的手里。同时说道:“辛苦宋公公。”宋公公笑眯眯地轻声说道:“褚老弟,低调些,没坏处的。”…………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