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季的年龄有些大,天赋也不甚好,但是他真的很能吃苦。这一点,直接就把小灰甩了十条街。牛季拜师之后,王舆也没有让他如同小灰一般观火,而是率先教授他拳法,以拳法养生。拳法之后,则是辩药、读书、练字。对于牛季而言,读书练字才是最难的。每次看他练字,小灰总能找到很多乐趣!但是。不得不佩服牛季的毅力,王舆让他练字他就练字,一丝不苟,废寝忘食。而这种大毅力,也慢慢感染到了小灰。以至于它体悟“观风”的过程,都变得认真了很多。以悟为敲门砖的修炼路就是这样,若是你迈不出第一步,那么就始终无法寸进。而若是迈出关键的一步,那就是一窍通百窍通,后面的步子就会走的容易的多。所谓的“观风”,最核心的就是读懂蕴含在流风之中的气息。小灰为了观火,前后耗费了两年时间。最关键的一步,还是王舆故意让小灰以为书稿被毁,彻底引爆小灰的怒火,一举读懂火的气息。但观风的过程,就简单多了。前前后后不过半月,小灰就能融入风之气息中,以气血为引,让自己和元气之风相容。融入风息之中,通过调整气血律动,就能非常有效的调整速度。至于这个调整气息律动,和天地之间的风相融的过程,孟夏感觉就像是结识新朋友,然后学习他们的“语言”,和他们顺利沟通的过程。朋友多了路好走!在这个观风的过程中,大抵也是这般。一旦学会风的语言,顺利和风交上朋友,风这个好朋友,也会乐得帮忙。于是。读懂风的小灰,嗅觉变得异常灵敏,能够通过风闻到很遥远方位的味道。身体变得异常轻盈,足尖一点,就能挪移数米的距离。不仅如此,小灰的触觉也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够通过风息的接触,洞察三十米方圆的风吹草动。不得不说,这一切真的是太神奇了,颇有点“不求神通而神通自显”的味道。小灰读懂了就相当于孟夏读懂了,自也是喜不自胜。不过,孟夏倒也没有最初观火成功那么兴奋了。学的越多,孟夏越是感觉王舆这个师父深不可测,和他的差距难以道计。观风过后,则是观水。而方法则是以竹篮来打水!此举,无疑引起了很多无知者的嘲讽。但是。小灰始终如故!观水过后,则是观石。石头没有火热,没有风散,更没有水活,观石的过程,毫无疑问要艰难无数。但小灰没有灰心,再难也不会比观火更难。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或是因为山寨的经验。再次踏上征程的王舆,每走一段距离,就会选择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选一块空地,就开始讲学了。只要交少量束脩,就能来听课。这种亲民的方式,无疑别开生面,受到了无数民众的欢迎。而王舆所教授的内容,也慢慢丰富起来。专门教授文字、诗词歌赋的《国语》,专门讲述术数的《算经》,专门讲述音律的《乐府》,专门教人修炼的《元武》。元武者,即以元气本源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武学。元气本源论出现的很早,但真正将其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元武还是首开先例。当然。绝大多数来上课的学生,基本上都无法走上元武修炼之路。第一步的“悟”,真的是太难了!而王舆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一边修炼一边悟。若真是无法开窍,那就没有办法了。当然。王舆最想讲的无疑还是《天醒论》!每当教学小半年左右,王舆就会专门挑时间来讲天醒论。哪怕附体小灰,孟夏也能感受到讲述天醒论时王舆的张扬和肆意。至于为什么每次都要等候小半年再讲,可能是为了在学生们心中建立威望。当然。也有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能对得起学生们交的束脩!但《天醒论》终究太过颠覆,也完全不符合现如今“人族天下第一”的现状。以至于,每次王舆一讲《天醒论》学生都跑掉大半儿。当然,也有一些留下来的学生。大浪淘沙!能够留下来的学生,要么信服王师的学问,要么就被王师的博学和品格所折服。慢慢的,愿意跟随在王舆身边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正由、正吾、正我、正留、正皋、正乐、正偃......渐渐众人都不再叫王舆的本名,而是开始尊称其为“仲明子”。至于王舆的弟子,则尊称王舆为“夫子”。当然。伴随着追随王舆学生的增多,王舆每次抵达一个新的地方后,声势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大。而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警惕。在丘城,王舆在给学生们讲学的过程中,房舍直接让暴民给掀了。在沧城,因为王舆讲学更好,每次开讲,很多学子逃课来听讲。沧城的白鹭学府,甚至鼓动沧城知府派兵讲王舆一行给包围了起来。若非碍于王舆大乾学宫山长二弟子的身份,同时又不知道王舆到底有多强,王舆一行或许都要面临牢狱之灾了。沧城之难,无疑是王舆改变讲学策略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击。但是。王舆的苦难,其实却刚刚开始。在慈宁城,慈宁县令得知王舆一行抵达后,城门紧闭,派兵礼送王舆一行出境!在舒州,舒州知州公然宣称王舆的学说为“歪理学说”,《天醒论》为禁书,禁止王舆再讲学。至此。愿意追随王舆的学生,骤然散去三分之一。王舆的讲学之路,首次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而就在这个时候,更糟糕的消息来了。大乾官方在邸报上首次将《天醒论》列为“邪说”,同时明言禁止王舆的学生参加科举。此举一出,风声鹤唳。愿意追随王舆的学子,再次大幅度缩水。到了后来,依旧不离不弃的学生,竟然只剩下寥寥十个。更甚者,有些摊贩都不愿意卖食物给他们。在这个大乾天下第一的年代里,一个说大乾应该承认“走化形路妖族”“小人族”“猫人族”“犬人族”等等类人种族为“人族”的异端,实在是太招人恨了。也不知从何时起,“叛徒”、“天下第一懦夫”、“大乾之耻”的帽子,纷纷戴在了王舆的头上。至于此时依旧不离不弃的十人,更是被冠上了“王氏门下十走狗”的恶名。甚至就连小灰都沦为了有心人攻击王舆的理由,譬如,和畜生为伍。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王舆和剩下的十个徒弟,并没有被打倒。但是。世事艰难,再这般走下去,也没有了意义!种子,毕竟已经播洒下去了。于是。王舆决定选一小山,和学生们一起闭门研究学问,坐看天下风流云散。待知晓选好的小山后,孟夏顿时笑了。因为,这座山就是......猕猴山!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