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几十年没有离开过京城,或者说没有离开过皇宫的老监正,带着自己小徒弟,坐着马车来到了雄州。太安城外。太平湖边上。一辆马车艰难往城门口驶去,注定成为下一代钦天监监正的李正听到车厢外面你的呼啸剑声,掀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瞅见风雪中的三个人时,他愣了一下,而后伸手指向了那个手握双剑的青年,一脸疑惑地对车厢里的老监正说道:“师父,那个人好奇怪啊。”老监正微微一笑:“哪里奇怪?”李正道:“他没有‘颜色’。”“你知道他是谁吗?”李正摇头。“他就是莫惊春,马上就可能做神仙的莫无道就是他父亲。”李正道:“他就是莫惊春?”“嗯。”“可为什么我看不到他身上的气运啊?是不是我‘望气’的本事退步了。”“不是。”老监正摇头笑道:“师父也看不到他身上的颜色。”“啊?为什么?”“师父也不知道。”老监正顺着目光看去,喃喃自语道:“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天机不可泄露吧。”师徒二人对话的时候。太平湖旁修炼的三个人也都注意到了这辆在风雪中驶来的马车。莫惊春姿势流畅地收回重锋、红炉两把剑,迈步走到马车前问道:“前辈来太安城所为何事?”“找你爹。”莫惊春并不意外对方认得自己,这个时候还会往太安城来的,基本都是去城主府的。“那我给前辈带路吧。”“有劳了。”莫惊春坐上马车,拉起缰绳,熟练地赶着马车往城里赶,张三和小七都跟在后头。车厢里。李正不解道:“师父,你不是说京城才是气运汇集之地吗?可是我在京城也没遇到几个‘黄颜色’的人啊,倒是这次来太安城,还没进城呢,就一下看到两个,这是咋回事?”李正口中的‘两个’,指的自然就是张三和小七。老监正笑道:“一般来说,气运好的人,结交的朋友气运也都不会差到哪去,这在望气术里叫做‘同运相近’,意思就是说运气好的人和运气好的人更容易相处成朋友,所以气运好的人再总是扎堆出现的。”“这样~”莫惊春听着车厢里面,师徒两个的对话,眉头微皱起来,明明他们说的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怎么就是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气运?同运相近?这都什么跟什么。莫惊春还不知道车厢里两人的来历,自然也不敢多问,他赶着马车来到城主府门口,看到自己老爹和张居安已经在门口等着的时候,就知道车厢里的人来头肯定不小,要不然老爹也不会亲自出门迎接。天底下可没几个人有这个待遇。李正搀扶着老监正的手从车厢里走了出来。张居安首先笑道:“老监正,好久不见。”老监正抬头瞧了他一眼,声音略显得中气不足道:“你小子来得到快。”三个人很快就往后院走去。李正和莫惊春原本想跟上去,结果跟到一半,老监正转过身道:“你们两个就别跟着了,做你们自己的事去吧。”这话说完,莫惊春也不好再跟着了。回去的路上。莫惊春问道:“你和你师父是钦天监的人?”李正跟在莫惊春身后,点头答道:“是。”莫惊春上次去京城,倒是听说过钦天监,刚才听到张居安叫那位老人老监正,就猜出了他们是宫里的人。“是慕容女帝让你们来的?”李正摇头道:“不是,是师父要来的。”“你师父过来做什么?”李正倒是有什么说什么,他道:“我不清楚,但跟北元有关,好像是师父邀请你爹帮忙做一件事。”“又跟北元有关。”莫惊春念叨一句后便没有多想,回到自己的屋子,将狐裘披风接下,又摘下两把剑,随后盘膝坐下,两把剑搁在膝盖上,一动不动,如老僧入定。房间里有炭火盆,晴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加炭,里头倒是不冷。李正见莫惊春坐了下来,他也坐了下来,他就这么呆呆看这莫惊春,童孔中一道道金光闪过,可最终还是没能在莫惊春身上看出颜色,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低头看着火盆发呆。后院里。三个人聊了一个上午。正午时分,老监正才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尽管有关老人的事在江湖上并无流传,但莫无道和张居安却知道,若不是有老监正在,大周就不可能太平这么久。慕容云歌能坐上皇位,或许功劳最大的,就是眼前这个垂暮老人。如若不是他,慕容云歌可能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成了给先皇陪葬的一名嫔妃。老监正在城主府内走了一阵,最后在莫惊春的院子门口停了下人,他朝里喊道:“李正,我们回去了。”都快要睡着的李正听到声音,立马从地上站起身推开门走了出去。师徒两个废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来到太安城,结果只呆了不到半天时间就走了。没过多久。莫惊春一个人迈步往前厅去了,见莫无道一个人坐在饭桌旁边,他问道:“张前辈呢?”“走了。”“他也走了?”莫惊春还没来得及问钦天监那对师徒过来做什么,莫无道便说道:“等这场雪下完,我带你去趟北元。”“去北元做什么?”“北元要兴兵南下进犯大周,爹要去阻止他们,就顺便带你走一趟。”莫惊春有些发懵,愣了半天,才问道:“好端端的,北元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天上那群仙人指使的。”“天上仙人?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北元和大周一旦交战,不管谁输谁赢,获胜的一方必定会国力大涨,用老监正和张居安的话来说。王朝兴盛,则江湖气运便会衰落。江湖势力衰落自然会对武夫有所影响,虽然对爹一个人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天上那群人来说,有影响总比没影响要好。”还真有气运的说法吗?莫惊春感慨道:“两国一旦交战,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们都已经成仙了,为何还要和人间过不去。”“对于他们来说,死多少人都和他们没关系。”“爹去北元想怎么阻止他们?”莫惊春追问道:“难不成要以一己之力对抗几十万大军?”“去找北元皇帝一个人就够了。”莫无道说完,话题突然一转,问道:“年后,能突破到从一品吗?”“应该没问题。”“嗯,那就先吃饭吧。”雪继续下着。转眼便又是一年。……北元。天顺三十四年。春。京畿近郊外的空地上。身着一身龙袍的拓跋献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了点将台上。乌泱泱一群士兵穿着甲衣整齐地站在点将台的下方。虽然这里只有一万五千人,但这一万五千人却都是北元军中的精锐,这群人满脸肃然站在一起,给人的视线冲击力是极大的。“龙将军,你辛苦了。”拓跋献看到下方的场景,笑着对旁边披甲的龙波说道。龙波闻言,连忙回道:“这是臣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夸赞。”“朕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做这么多事很不容易,这些朕都会记住的,等这一仗打完了,朕会给你们论功行赏。”“谢陛下。”“截止到目前位置,我北元大军一共有多少人?”“除开边军和各地守军,此次我们一共集齐了四十三万人。”“粮草什么的都够了吗?“”“粮草辎重足够半年。”拓跋献皱眉道:“怎么才半年?”旁边一人忙解释道:“陛下,去年各地收成普遍不好,就是现如今的半年粮饷,也是增加赋税收上来的。”“半年时间,够吗?”拓跋献有些担忧。众人对视一眼,而后同时跪在地上,齐声道:“臣等竭尽全力,一定不辜负陛下所托。”“众位爱卿都平身吧,北元未来如何,就全靠这一仗了,朕在京都等着各位将军凯旋。”拓跋献说完,便扭头吩咐道:“宣旨吧。”太监听到拓跋献的话,立马拿出出宫前就准备好的圣旨,上前宣读起来:“龙波、完颜大泽、杜平、察穹……上前听封!”刚起来没多久的众人很快又跪了下去。太监高声道:“封龙波为龙威大将军,全权统领南下大军……”“谢陛下。”“封完颜大泽为左将军…”“封杜平为右将军…”在旨意宣读结束后,拓跋献将自己的佩刀交到了龙波手中,龙波走到点将台最前面,举起拓跋献钦赐的佩刀,大喊道:“北元!”下方,上万将士齐声高呼:“必胜!”“北元!”“必胜!”势气高涨。群臣激动。拓跋献看到这一幕,悬着的心也稍稍安稳了下来。……同一时间。太安城,城主府内。“爹,你找我?”“走吧,去北元。”“现在就去?”“嗯。”“那我让赵虎备马。”“不用。”莫无道一把抓住莫惊春的手腕,脚下元气四起,片刻间,父子二人就掠到半空中。因为是第一次凌空而行,莫惊春还有些不适应。但一段时间后,莫惊春也逐渐适应了。山川大河都在脚下,这种感觉真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这也更加坚定了莫惊春要早日突破到洞元境的决心。只有到了洞元境,才能纳天地元气入体。到那时,才能凌空而行。不过一想到自己突破洞元境的时候,老爹可能就要渡劫了,莫惊春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毕竟老爹的对手,是那群贪生怕死的仙人啊。……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