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第十一回羊祜积郁离世王濬说服晋皇话说那些制造巨型战船的碎木屑顺流而下,东吴的将士看了,大惊失色,他们遂把碎木屑呈给东吴皇帝孙皓察看,要求给建平、西陵二郡增兵。这些忠心耿耿的东吴将士都没料到孙皓仍不当一回事,认为西晋没有足够的力量攻吴,暴虐如故。在这种情况下,讨伐东吴,对西晋而言,是势在必行的事了。但在西晋贾充一帮老古董的干扰下,之前羊祜等有志之士的伐吴申请均被司马炎给否定了。羊祜遂终日长吁短叹,林易之见此情此景,经常陪他小酌一杯,以杜康解忧。但矢志于讨伐东吴的羊祜,在等待了二千多天之后,见伐吴之事不仅没有一点点的进展,还因此被贾充等十几位老大臣诬陷,因此情郁于中,遂积郁成为了重疾,在某一天的半夜之中,愤然离世了。林易之悲伤不已,含着泪,和羊祜的几位亲信厚葬了羊祐。林易之和王濬不甘心于羊祜的伐吴之事业就此搁浅,决定继续奋斗。两个人商量一番之后,王濬准备从另一个角度向司马炎大谈伐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王濬面呈西晋皇帝司马炎道:“我多次比较吴楚两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吴主孙皓荒淫凶逆,吴地民众无不心怀怨恨,机会难得,我军宜速征伐。如若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孙皓一死,吴国又会另立贤明的君主,文臣武将都得到了重用,就会成为我们的强敌啊!”王濬继续慷慨激昂地禀道:“而且,我亲自监制打造出来的战船,已经困在水中长达七年之久了,现在开始有了朽坏的迹象,我今年也已经快七十岁了,一条腿都迈进了棺材里面了。陛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王濬的此番肺腑之言让司马炎矍然动容了,他遂不顾贾充等人的反对,决定对东吴用兵。因为羊祜在病逝前举荐了杜预代替自己的职位。所以,司马炎就以杜预为陆军主将,发兵二十一万人,分六路进攻东吴。水军则为王濬统领,林易之为统领,水军将士七万七千人。不过,全面主持这次征伐行动的人却是长期以来的反战派——贾充。贾充被任命为南征大都督,任其为使持节的大都督,即伐吴的“总司令员”。在司马炎的脑子里,水军是正兵,起主力作用;陆军主要用来牵制吴军主力,起辅攻作用。应该说,他的设想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吴国的兵力也有二十来万人,对这二十来万的吴军,二十万的晋国陆军并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要灭吴国,必须倚仗顺流而下的水军。而要保证水军能顺利进击吴国首都建康,就得对东吴陆军进行有力的牵制。大战一开,西晋的进展并不顺利,在贾充拖宕延误下,陆军数路进兵都遭到了挫折。战争能不能取到预期的成果,这一下,全看王濬的水军如何了。究竟王濬的水军能否顺利地完成那预定的战略目标呢?诸位看官,请听下一个回合分解。求推荐票!求打赏!求收藏!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