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面不改色。只是抬起一只手。轻轻的摸了摸怀中。婴童光洁如玉的小脑袋。似乎全没听见吴舒口中的侮辱之言。一见小道士在吴舒的咄咄相逼之下,根本说不出话来。再加上小道士怀中还抱着孩儿。村人哪里还有任何怀疑。顿时对着小道士指指点点起来。“原来他真做出了如此苟且的事情……”“根本无言解释。”“老道士极好一人,为何就教出了如此混帐的弟子……”“难怪靖国有罢黜百家之制,都是这群假道士辱了道门。”“想当日老道士日日清规戒律粗茶淡饭,唉,道门败类……”见村人都跟自己站到一处。吴舒更加肆无忌惮。刚想要再次出手抢夺孩子。小道士原本平淡的脸色突然微微一变。清眉微蹙,紧接着长长叹息一声。人言,人口,人心。最害人。眼神晦暗的穿透人群,望向通往山下的山道。吴舒夹在舌尖的话还未突出口。手不过伸出了一半。倏地听到“噗通”一声水声。老素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刷”的一下回过头去。看向山间唯一一座矮瀑。水流湍急,水声洪亮。唯一与平日不同的是,矮瀑顶端的山石上。静静放着一身叠的齐整的白衣。可所有人都听见了那一道落水声。空气突然凝滞了,老素头通红的眼睛滚出两行热泪。“素寒!”……现实之中。接过了仙君玉牌的吴至,一脸迷惑。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这一个瞬间,突然有这么不属于自己的陌生记忆,如同潮水一般,涌入到脑子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素寒是谁?难道说……是自己的母亲?可那个小道士还有怀里的婴儿,又是谁?这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脑海之中的记忆,再度不管他愿不愿意,疯狂的涌入脑海。……靖国灏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豫州,青竹村,素寒投瀑自尽。临亡之时。以血在白衣上留下一纸血书。“恨在素家,恨在村中,恨痴心错付,恨世道太冷。”“恨兄弟姐妹竟无一人懂我,一年间,数十次欲害我母子!”“恨父母心肠太硬,三次逐我出家门!”“此般人间,不留也罢!”“恨我信错人,夜半误呓语,吐露吾儿下落。”“害得人间再无清净地!”“吾儿,娘愧对你!”“只求今日以身换命,身祭瀑水,我儿无辜!”“若你等身上还残留半寸素姓骨血,念得半分旧情。”“留我儿一命!”“素寒绝笔。”或许是因为,素寒这一投瀑换命真的起了功用。老素头额上遍布皱纹,泣不成声。肩膀迅速矮了下去。几乎是倒在姜帘的怀中。哽咽的已经说不出话了。姜帘对于父亲还是极为了解的。目下老素头显然已经没了方才的锐气,更没了发难的心情。无论日后还会不会向小道士发难。至少,不会是在今日。当即她一边揽住老素头的肩膀。一边挥了挥手,示意村人就此离去。吴舒也知道今天的目的已经彻底达到了。素寒即便从前再被人青眼相加,如今也是人死如灯灭。日后在家里,她的地位无可动摇。她恶狠狠的冲着观门方向吐了一口唾沫。扶着老素头向山下走去。村人队伍迅速分裂开来。让出一条道,让三人先行下山。紧接着,村人不约而同的对着小道士怒目而视。在他们看来。就是眼前,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小道士。害得原本和睦美满的村子生了如此变故。害得老素头一家家破人亡。害得单纯善良的素寒以身投瀑。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小道士一人之过!可就连受害的老素头都已经不再计较了。他们这等外人又能多说什么。好事的村人,也只是像吴舒那般吐了口唾沫。唾弃几句,语音不善的离去。至于大多数人均是慨叹人心不古,道门凋敝。默不作声地下山去了。见人流潮水一般退去。小道士幽幽呼出一口浊气。看了看神色倨傲、一步三回头不断朝着他瞪眼的吴舒。他什么也没说。抱着孩子的手依旧有力。他走入观门,将观门重新钉严。而后又拿出扫帚将观门前的空地洒扫干净。这才一如往日。不紧不慢地走到老树下,仰头望天。怀中的孩子从睡梦中醒来,挣了挣。似乎睡得有些不舒服。小眉头微微皱起,像是要哭。小道士低下头,轻轻点了点孩子肉嘟嘟的小脸儿。像是自言自语。“想来是饿了。”话音未落,他语音平淡的继续道。“可寻到奶水?”“玄靖尚小,根基未稳,腹中无食不行。”空荡荡的山头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无人回应。可就在他开口询问的下一刻,距离他三步远外的土地上。蓦然出现了一只陶碗。三缕奶香汇成蒸蒸热气条条而上,扩散为虚无。小道士嗅了嗅,呢喃道。“鹿奶么……”……山中无岁月。可对于靖国来说。这一年的冬日,格外难熬。原本一直相安无事的边境防线另一侧。大郑王朝的人马在迅速调整调动。各方守将不知收到上方下达的何种指令。近十日以来动静尤其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国力鼎盛,位居天下首位的第一王朝,大郑。再也耐不住和平共处的寂寞。准备迈出角逐天下的第一步了。面对大郑王朝的蠢蠢欲动。朝中多次朝会议论纷纷。依往年惯例而必行的年尾祭礼被生生中止。朝堂内风声鹤唳。可除却开了几次朝会,中断了年尾祭礼外。始终未见有任何布告通示。更未颁布任何法旨决策。任由国内风云动荡而置若罔闻。举国平民除却边城百姓外,自然一叶障目不见情况。朝中一些有心人趁机散布谣言。使得大郑兴兵,欲犯靖国的谣言四起。致使人心惶惶,恐惧如潮。这令诸多辨明形式的国人深感不解。喟叹弱国无能,君上无能。只能眼见大郑咫尺发难却无动于衷。更有甚者都已认定靖国亡国不远。一时间,国内人人自危。这一日,腊月寒风袭入宫城。夜已深。月华如织,烛灯剪影摇曳。靖国帝都。内城。长乐宫。灏帝寝殿。局势刻不容缓下,一直无甚作为的灏帝在今夜突然召集三位朝臣入宫。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