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方看,雷霆像是在两人头顶盘旋,叱咤明灭。霍去病和皇帝走的是始皇帝当年封禅,凿山壁而建的登顶路线。连石阶上也祭刻着秦时的篆体文字,两人踏足其上的一刻,这些文字都亮起了微弱的光晕。整个泰山,有一种气机,似乎在复苏。山下,百族林立,万众瞩目。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山路上,步步生雷。每一次闪电明灭,必和皇帝的步履相合。那种人间帝王,得天授封禅的感觉,愈发清晰。帝王和天地呼应!天上的雷声,随着两人的前行,震彻神州。此刻的皇帝,仿佛在一步一步的脱离尘世,挟鬼神之力加身。“看!”有泰山郡的民众,远远站在山下,赶来观礼。他们齐声低呼。苍穹上,有天雷像是要洞穿天地,再次劈落。却见霍去病手上多出一杆青铜大戟。那巨大的雷柱,被他手中大戟牵引,劈落后,竟然消失融入了大戟当中。戟上电弧攒动,通透如翡翠神玉。而霍去病通过大戟,将雷电摄入体内,全身都在发光。越往山顶接近,他体外光芒越盛。山下,刘清眉眼微弯,蕴着笑意。封禅过程,通常是不会有危险的。这种对封禅天雷的吸收,反而对修行有出人意料的好处。她身畔站着风姿绰约的白南妤和卓青珂,衣裙迎风拂动。另一侧,霍光站在董仲舒身后,问道:“师尊,兄长为何要接引天雷入体。”董仲舒应道:“冠军侯为我大汉开疆,为陛下的帝业开路,引天地之力入体,意味着封禅获得的运潮开始出现。我大汉举国,都将为此次封禅而受益!”一旁的姜堰微微颔首:“我们也要准备登山了。”在山上,走到封禅古路中间的位置,霍去病和皇帝顿足,停止了继续前行。此时的山脚处,卫青手执对应汉军军权的帝钺,一身将军甲,步履发出铿锵之音,也开始往山上行去。封禅路上,变成霍去病在前,卫青在后。两人一前一后,护持着中央的皇帝刘彻。三人同往泰山之上接近。刘彻边走边对先他三步而行的霍去病道:“传说亘古之前的告天礼,也是人皇的加冕过程。”上古以前,地分九州,许多古籍都有相关记载。但上古以后,九州分离。天地气机变化,到殷商以后,再无人成仙,传说中人族至尊的人皇位,也没再出现过。而封禅路上若出现雷劫,是天地气机将开的征兆,承袭的雷劫越厚重,越能锤炼修行。若能诱发某种秘而不宣的天地变化,甚至能让人皇归位,重现人间。当然,这只是泰山封禅的传说,难辨真伪。“若真有人皇一说,必是国运不断攀升,帝王权柄日益累积才有可能。陛下若想谋人皇之位,臣当统兵征服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为陛下助力。”霍去病步履从容,单手持戟,一步一个台阶,行进的速度非常快。下方的卫青,也在持钺分担雷霆。“秦时传下来的古籍说,若能任天地惊雷一路作响而走到山巅,会诱发格外厚重的封禅运潮,助力国运。”董仲舒仰望苍穹道:“我看霍侯似有一直接引雷霆,登临山顶之意。”登泰山封禅的路,可以借天地变化为助力。若达到牵引雷电的极限,感觉难以承受,只要收回兵器,雷霆便不会继续劈落。山上。等卫青走到封禅路的中间位置,霍去病和皇帝,已逼近山巅。董仲舒,道尊,张汤,姜堰等大臣,此时才开始踏上石阶。他们不会登顶,而是要在山路两侧林立,摆出恭送和迎接皇帝上下山的队列。封禅路最前端。霍去病的识海内,腾蛇,灵龟,白虎,灵蓍,朱雀,五大兵符闪烁生辉。就连识海兵书,也在帮助他吸纳雷霆,锤炼修行。距离登顶,只剩五六步的距离。蕴育雷电的云层压得极低,近乎和山巅贴在了一起。忽地,一缕光晕,从霍去病眉心扑出,落地变成体长近两丈的巨虎。其通体雪白,纹路如刀兵交错,开口咆哮,撕扯雷电。霍去病身畔遂又接连出现玄武,朱雀,都在帮他吸纳雷电。苍穹上的雷光,像是被拖拽了下来,分而食之。朱雀身上燃起赤红火焰,身形放大,羽翼垂天,全身兵符闪烁,竟沐浴雷电,催生体内火焰威势。它身上的符号,在雷电中愈发明亮。有民众看见神鸟出世,纷纷在山下跪伏,开始叩拜。皇帝见到朱雀升空,脸上也掠过稍许惊讶,然后又勾了勾嘴角。霍去病前方,还剩最后三阶。他足下开始出现军阵的纹路,朱雀,白虎等兵符悉数沉入。而雷霆正如千百战枪刺落,灼烧着虚空。轰隆隆!从山下看,致密的雷光,几乎将霍去病覆盖其中。一步……两步……他全身浮现出一层甲胄。这甲胄和他周身秘窍相连,与阵纹息息相关,是太上五兵之术,与修行相合,缔结所成。甲胄一出,霍去病强行在雷霆中跨出最后一步,踏足山巅。同一刻,足下的阵纹收缩,刹那间归于一点消失。一起消失的还有漫天雷光。两者在同一个瞬息,消失的无影无踪。泰山之巅,白云缭绕,长风拂面。刘彻紧随其后,登上了皇顶。“朕,今登泰山以告天地。朕掌人间山河,万民,征四夷以拓国,令百部来朝!故临泰山以封禅!”皇帝的声音层层扩散,得天地协同,万民同闻。开疆拓土,封禅告天,这一刻刘彻自登基始,已等了十九年。他迈步往皇顶中央走去。在那里,放着一尊青铜大鼎,圆腹三足,两耳,顶壁祭刻山河图文,气运古拙。鼎下有一方夯土台。其上放鼎,有国运稳固,定鼎天下之意。皇帝靠近青铜大鼎,从袖袍里取出一个小口袋。他探手从口袋中掏出一把泥土,如托重山般洒在夯土台上。又抓一把,再次洒落!霍去病瞅瞅那个小布袋,陛下还带了私货上来。下边负责主持祭天礼的姜堰,还有按古礼制定封禅环节的太常周平,怕是都不知道皇帝此时的举动。他们通告的步骤里,是让皇帝登顶后,从鼎中捧土洒落,而不是皇帝自行拿出来的小口袋!皇帝连洒五把布袋里的土,落在土台上,对应五方。尘土落地,即为增泰山之高,表功于天。奇妙的事发生了。当五把土落地,顿时牵动了某种气运。泰山地脉翻涌,玉皇顶之上的地面,浮现出一道道古老的阵列纹路。从纹路当中,涌起紫色的国运光柱。远在长安,未央宫内也升起一道国运柱,和泰山彼此呼应。地面上,皇帝洒落的五把泥土散开,像是在生长扩散,土中泛起无数咒文,和地脉交融,不断递增着泰山的高度。皇帝所在处,肉眼可见的升高。而那五把土,颜色变成青、红、白、黑、黄五色,与地面上的纹路交融,神光流转。霍去病愕然道:“这是……传说中的五色土!”后方,卫青也拾阶而上,来到山顶,同样神色惊异。五色土是传说中的土壤。甚至有说是天地初祖用来造人的土,是一切的起源。当皇帝祭出五色土,泰山之巅在其足下快速攀升。“你二人在这里等朕!”皇帝立在五色土中间,随着增长拔高的祭坛而攀升,越来越高,如登天际。泰山范围,五色之光与山脉相合,潮汐般扩散涌动,笼罩向周边郡县。其气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覆盖到大汉境内。天下各地,万民都在此刻见到了天上的异象,霞光缭绕,泰山所在区域,沐浴神辉。大汉的国运,也因而沸腾。长安和泰山两地,气机潮汐般弥漫开来。随即,竟有一只异兽,从天上祥光最盛的位置浮现,奔跑出来。那神兽靠近皇帝,如真似幻,让人分不清是真实存在的生命,还是一种天地投影的异象。其生有龙头,尾巴似龙尾,身上长满龙鳞,却有着如鹿一般的身体,足下踩着五色神光,奔跑时,全身都有光晕坠落。这一幕极为神异。泰山下,越来越多的民众跪伏朝拜,不断叩首。“麒麟……神话生物!”霍去病持戟而立,惊异莫名。他和卫青的位置,看的格外清楚。那神兽接近武帝,其状欢欣,眉心开阖,有一颗五色宝珠出现,呈给了皇帝。后世的许多记载中曾提到过,武帝遭遇瑞兽麒麟献宝。最著名的是《史记》中,连司马迁也记载说“武帝获麒麟献瑞”。麒麟是仁兽,只在明君盛世出现。汉武帝还为此将年号改为“元狩”,专门写过一首《白麟之歌》表达自己的心情。想不到在这方世界,封禅大典上,会出现如此神异变化。天下各地,苍穹上都被天地之力投影,可以见到麒麟为皇帝献瑞的一幕。震耳欲聋的欢呼,叩拜,在各地发生,此起彼落。泰山之下的百官,亦在执礼叩首。而当瑞兽出世,封禅的进一步变化随之出现。大汉的国运与天地契合。从俯瞰的角度去看,整个汉境都蒙上了一层紫气,国运快速递增,变得浓厚!过程中,皇帝亦获得气运加身,吞吐吸纳国运。其次霍去病也分走了磅礴至极的一份气数,因为是他开疆拓土,推动国运的提升。再次是手执铜钺,掌汉军军权的卫青。还有开疆拓土,征伐各地的其他将领,汉军,甚至董仲舒等百官,都在与国运交融。一道道气机,得天地力量推动,厚重之极!复陆支,陈庆,姚招,赵破奴,赵安稽,包括李敢,居然陆续出现突破的征兆。董夫子,道尊修行多年,得这股国运滋养,同样有力量递增的迹象。这就是封禅的好处,天地交感,提升国运,整个大汉都蒙其助力。然而就在众人撰取气数,国运攀升之际,汉境西南的方向,缓缓升起一道金光。那金光如一个巨大的圆顶,面积快速扩张,化作莲花形状,花叶上承载的纹路繁复,与汉分庭抗礼。大汉北方的天地,也有黑气涌动出现。Ps:求个票~(本章完)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