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临时召开的朝仪散去,黎朝百官之间气氛微微有些量凝重,各自匆匆离去。唯有敖侯黎护,此时被宫中太监拦下,直言黎卫宁有事召见。黎护面色平静,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陈丰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突然身死,其独子陈立言潜逃离去,对黎护来说,显然是一道坎!当跟着太监进入宫中,此时的黎卫宁身上那表明决然奋战之心的全幅甲胄还没有换去。黎卫宁将心中担忧、不满隐藏得很好,看到黎卫宁的时候二话不说,当即俯身拜倒,沉声道:“拜见王上!”黎卫宁见到黎护前来,脸上当即露出了温和之色,连忙道:“司空免礼!”因为在黎卫宁夺位之时出了大力,昔日的九卿之一,钦封敖侯的黎护,如今已经位列司空之位,领黎朝少府、大司农、宗正三衙。又因其尤为被黎卫宁倚重,在朝中风头无二,与陈丰共为黎朝文武两班之首。黎护站起身来,低着头道:“王上召臣前来,可是有要事嘱托?”黎卫宁闻言,看着黎护,沉吟片刻,忽然道:“司空可知道,云国给已故太尉陈丰上谥号的事情?”黎护点了点头,沉声道:“云国皇帝钦赐谥号‘忠壮’!”黎卫宁忽然冷笑一声,道:“侍君尽心,谓忠。武而不遂才,为壮。云国皇帝这是在暗戳戳地说,陈丰忠心又有武才,之所以两度战败,导致国朝元气大伤,全是孤这君王的错?”黎护闻言,张了张嘴想要说话,但最后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皮低耸着低下头去。没有人配合着接话谴责萧承,周遭安静下来,莫名显得有些尴尬。黎卫宁看着毫无反应的黎护,眉头顿时一皱。一旁的辟秽见到这般气氛,心头再次一慌。有些事情大家虽然心知肚明,可别这般表现出来啊!前些时日,黎朝军中支柱陈丰刚死。这是他如今背着黑锅,导致名声不好,这才未曾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敖侯黎护,既是如今公认的文臣之首,又是宗室子弟。其品性贵重,威望不低。他若是这个时候再出事,那问题可就大了!不过黎卫宁,倒是还没有昏庸到这个时候发作。见黎护没有接话,他强忍心中不快,轻咳一声,语气依旧温和,继续道:“此乃云国,打击孤之威望的手段罢了!若是这般下去,这民间舆论迟早变化……幸而夏皇遣人联系孤,约定两国共同起兵,助我国朝收复故地。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孤此时决不能再犹豫。司空,你可明白孤的苦心?”说到这里,黎卫宁还微微一顿,眼中流露出哀叹之声,低声道:“这件事,太尉生前亦是知晓。如今准备妥当的物资粮草,便是他暗中筹措的……有些事情,孤也是迫不得已。大局如此,国势日渐衰弱,孤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朝这般日渐沉沦下去吧!”黎护抿了抿嘴,听到黎卫宁语气惋叹,隐带悲愤之意。他心中微微一叹,不再犹豫,俯身一拜,开口郑重道:“王上可曾想清楚了?云国兵峰正盛,夏国那边也不见得能够如何。若是此次出兵失败,只怕便真的再无退路了!就算赌国运胜了这一仗,可是夏国那边呢?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听闻这句话,黎卫宁反倒觉得黎护这次是真心的了,心中顿时微微一松。只见黎卫宁微微昂头,傲然道:“夏国国力雄厚,无可匹敌。云国兵峰正盛,锐不可挡。但若论水师,我国朝东西两路水师,才是天下诸国水师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黎朝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弱,又无太多的山川天险。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间,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黎朝的东西两路水师了!黎朝位于天南之南,三面环海,唯有北境分别与云国、夏国接壤。当然了,自从邕州四州之地被云国夺取之后,也就只与云国接壤了。黎朝东西两路水师,分辨驻扎黎朝西境道武里府,与东境的南定府,分别防备云国、夏国自海上出兵来袭。相较于黎朝其余畏云如虎的各路兵马,这两路训练精锐,兵甲精良的水师,方才是黎朝国防根本,是黎卫宁真正有胆子配合夏国反攻云国的基础!“至于夏国那边嘛……北境四州之地,自然不可能全不收回。但就算如此,也总好过尽数失去!没了邕州大营的边军,云国军力大损。到了那個时候,为了抗衡最强大的夏国,云国那边也只有重新和我黎朝结盟!”黎护此前没有统领过大军,对于军事称得上一窍不通。但他此时,却是坚定地摇头道:“王上,水师再精锐,在陆地之上却也不是云国大军的对手啊!”水师再精锐,难道还能够将船舟开到陆上去?黎卫宁也不瞒他,将此前陈丰定下的计策尽数说出:“可派遣水师自升龙府红河入海口逆流而上,绕过云国秀山郡,直插石城郡,铁索横江,隔绝邕、宜、炬、钦四州之地与云国国境联系。”“若是夏国那边计划顺利,邕州大营已生动乱。安沛郡大营兵马同时出动,与夏国一道清缴云国边军!”黎护微微有些发愣,但想到这是陈丰生前遗计,便再无迟疑之色,当即拱手道:“臣该如何去做,请王上吩咐。”谷熯“孤御驾亲征,国中一应事务,尽数交予你手中!”黎护站起身来,紧紧把住黎护的手臂,神色郑重地交代道。只看黎卫宁此时这一副模样,黎护神顿时有所触动,真诚道:“请王上放心!”二人君臣相得,彼此信重交心一番之后,黎护满脸斗志,精神振奋,脚步匆匆地出宫而去。只看这幅神色,好似他现在便忍不住要大干一场,不负君王信重的样子。看着黎护离去的声音,原本满脸真诚的黎卫宁,嘴角笑容顿时一冷,望着黎护离去的身影,眼神变得无比深邃吓人。陈丰死之后,黎卫宁不敢保证,这黎护会不会也生出兔死狐悲的心绪……如今局势如此,尚且动不得他。不过等之后,一定要想办法除去他!而就在此时,快步走出王宫,上到了自己车架之中的黎护,脸上振奋之色缓缓消散,忧心之色浮现出来。如今陈丰已死,独子陈立言逃窜。陈家在军中的旧部,要么是发誓誓死效忠国朝,甚至不惜亲自捉拿、杀害自己昔日袍泽,以纳上投名状。便是仅带数名亲兵,抛下麾下士卒逃窜而去。明面上看,黎卫宁已然控制了局势。可背后,这陈丰身死造成的后果,却并非只有这么简单!便比如黎护,此时心中生出芥蒂,已然不会再像往常那般信任自己效忠的君主了。必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黎护心中这般默默想道。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便听到车架之外,传来了府中死忠心腹的声音。“侯爷!”黎护微微回过神来,沉声道:“有何事?”“请侯爷准许属下近前禀报!”心腹此时的声音,显得微微有些激动。黎护闻言,不再犹豫,当即道:“进来禀报!”心腹闻言,连忙跳上车架,捧着一个略显古朴的宽大锦盒,跪在黎护面前。此时这名心腹的神色,显得稍微有些奇怪。兴奋、雀跃、茫然、惊慌之色,此时在他脸上交织一起,颇为复杂。黎护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到底怎么了?”手下心腹见此,连忙举起手中锦盒,兴奋道:“侯爷,这是天命啊!”黎护有些摸不着头脑,喝道:“到底是什么?快说!”手下闻言,连忙将手中锦盒打开。若有若无之间,一道金色光芒在锦盒打开之际一闪而过。黎护望去,便见锦盒之中,静静地摆放着一枚古朴厚重,雕刻精致的玉玺,以及一柄装饰华丽,镶以珠玉的金色长刀。锦盒之上,还雕刻着十六个古篆。“天命所归,振兴大安。金刀为记,玉玺为凭。”黎护曈孔猛地一缩,眼睛一瞪,紧张急切地逼问道:“这东西,从何而来?”手下心腹闻言,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回道:“府中大堂房梁倒塌,砸开了地面,露出了这东西……”心腹说到这里,脸上难掩兴奋之色,道:“侯爷请放心,属下已经将府中知道此事的人看守起来……侯爷,这是天命啊!我大安上国,必然要在您手中振兴的!”黎护闻言,呆愣愣地看向眼前的金刀玉玺,心中微微发冷。太巧合了!到底是什么人在幕后作祟,甚至能够将手脚做到他的侯府大堂?可是与此同时,看着手下心腹那狂热眼神的时候,黎护心中忽然一动。一种此前未想过,颇为大逆不道的想法,无法制止地在他的心中生出。还是说,这世间真有天命?这东西,就是上天的警示吗……7017k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