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之主回应了两句。第一句:重修千乘罚恶司。这句话就七个字,信息量却极大。重修,意味着千乘国原来就有罚恶司。有罚恶司,就证明千乘国曾经有判官,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判官绝迹了。重修好呀,重修花不了多少钱。钱立牧新建一座罚恶司,也就用了五十万银子,我要重修一座,至多二三十万两足够了。剩下的银子还有大用场,总之银子这东西不用嫌多。可为什么叫千乘罚恶司?在大宣,一州一座罚恶司,有京城罚恶司、竹州罚恶司、滑州罚恶司,涌州、碌州情况特殊,两州共用一个罚恶司。如果说重修“神临城罚恶司”,这就合理一些,这证明千乘国的判官道和大宣基本一样。而“千乘罚恶司”这五个字,传递了另一个信息,千乘国很可能只有一座罚恶司。这证明千乘国的判官道规模很小。第二句话:今夜子时在中郎院等候。徐志穹问钱立牧:“这是让我等谁?”“役人,道门之主的役人。”钱立牧的语气有些绵软和虚空。道门之主也有役人么?徐志穹正要再问,却见钱立牧神情茫然的看着徐志穹:“兄弟,你和道门之主,到底是什么关系?”钱立牧完成祭礼,十一天后收到回应,在道门前辈眼中,这已经是极快的了。徐志穹做了祭礼,道门之主立刻回应……有没有一盏茶的时间?好像连半盏茶都不到!钱立牧感觉自己对道门的认知受到了挑战。徐志穹思索了片刻。我若说是结拜弟兄,会不会吓坏了钱大哥?当然,也不一定就是薛运,从吃贡品的速度来看,也有可能是师父,恰好他老人家今天斋戒。师父的事情也不能随便提起,罢了,忽悠他两句吧。“钱大哥,小弟才入道几年,哪能攀上道门之主,千乘国没有判官,我想把道门重新开起来,想必道门之主也有这份心愿,故而这么快就回应我了。”钱立牧慨叹道:“还是怪我,怪我胸无大志,兄弟,你终究是个做大事的人!跟着你来千乘国,这一趟注定不吃亏!”徐志穹道:“钱大哥,我先把银子给你送过去,赶紧让涌碌罚恶司开工。”两人来回好几趟,把二十万银子送去了钱立牧的中郎院。钱立牧去操持御南罚恶司的事情,临行时交代徐志穹一句:“道门之主的役人,话少,规矩多,你千万别顶撞了他。”话少,还规矩多?好奇怪的人。不过道门之主不应该只有一个役人,可能钱大哥遇到的那个比较特殊。当天,徐志穹把所有杂事全都推在一旁,安安静静等在了中郎院。看着漏刻,来到子时,中郎院前门传来一阵叩门声。你还别说,道门之主的役人,既准时,还懂礼貌。徐志穹推开房门,见门外站着一个高大的男子,脸上面具,面具四周露出张扬的须发。“四品判官,马尚峰?”那男子核对了一下徐志穹的身份。他知道我是四品判官?他能看得穿潜辉镜?未必是他看穿了,应该是道门之主看穿了。这件事肯定瞒不过道门之主,但徐志穹还得验证一下对方的身份。“你是何人?”男子低下头,盯着徐志穹看了片刻:“我是役人。”徐志穹问:“谁的役人?”“你不该问。”徐志穹一怔:“你来找我作甚?”“重修罚恶司。”身份确认了。役人又问了一次:“你是四品判官马尚峰?”徐志穹点点头。“走。”这位役人转身就走,没有进门的想法,也没给徐志穹留下准备时间。好在徐志穹事先做好了准备,跟着役人走出了中郎院的大门,进入了浓雾笼罩的荒原之中。中郎院地处两界州,徐志穹怕迷路,带上了指路灯笼。两人在荒原之中穿梭许久,役人始终在前头领路,一语不发。徐志穹问一声:“这位兄台,不知你如何称呼?”役人不回答。“千乘罚恶司据此多远?一夜之间能走到么?”役人还是不回答。“前边那是个什么东西?”役人没反应,只顾往前走。前边一硕大身影,抱着膝盖,坐在地上,正看着天空发呆。长鬼。徐志穹在两界州见过这东西,上一次有钟剑雪在,稍加震慑,就把那长鬼吓跑了。可这位役人显然没有这样的震慑力,他走到长鬼近前,长鬼没跑,也没有任何反应。这只长鬼似乎挡了役人的路,役人也没有绕路的想法。役人沉声对长鬼道:“走!”长鬼慢慢转过脸,静静看着役人。钟剑雪曾说过,长鬼有一定战力,有一部分长鬼甚至有修为。上次遇到的长鬼就有七品修为,战力高低姑且不论,他这脑袋和水缸差不多大,蹲坐在地上,身子比城门还高,这份压迫感真真切切。可役人没有绕路的打算。对视片刻,见长鬼半响不动,役人上前踢了一脚。轰隆!一声巨响!徐志穹觉得阵阵耳鸣。浓雾之中掀起一阵烟尘,烟尘散去,长鬼不见了身影。正当错愕之际,远方又传来一声巨响。轰隆!长鬼落地了。浓雾之中看不见长鬼的落地点,但从滞空时间来看,他飞了很远一段距离。何必如此?“这么大一片荒原,寸草不生,走哪不是路?却不能绕几步?”徐志穹很是费解。本以为他不会作答,没想到他居然开口了。“匠人,喜欢直走。”话少,规矩多。看来他就是钱大哥说的那位役人。两人一路无话,默默直行,按照徐志穹的估算,应是走了七八个时辰,终于在荒原之中看到了一座建筑物。他看到了一段城墙,首尾看不见尽头的城墙。两界州,居然有城?离近再看,城墙高有两丈,裂痕遍布,创痕累累。这城墙很破,而且很不完整,每隔十来丈,就能看到一处塌陷。从塌陷的断口之中,徐志穹看到了特殊的构造。这城墙不只是一面墙。城墙的厚度超过了两丈,里边是空心的,徐志穹从断壁之中,看到了石制的楼梯和隔墙。这是一间屋子!上下两层的石屋!屋子的宽度在五丈左右,墙壁倒塌了三分之一,这间屋子的隔壁,是另一间屋子……屋子连着屋子。这一面看不到尽头的城墙,难道是由这一座座规格完全一致的石屋拼接而成的?这么奇怪的建筑,徐志穹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想从坍塌的断壁之间,走到石屋里看一看,忽听役人道:“走门!”徐志穹一怔。城墙断的七零八落,走哪不是门?可役人不容商量,他沿着断壁缓缓前行,似乎一定要从城门进去。徐志穹跟在役人身后,试着估算这座古城的规模。因为城墙始终看不到尽头,从目力所及的范围推测,徐志穹觉得这座古城的规模可能不亚于京城。徐志穹很难理解。这么大规模的一座城市,到底住着什么人?活人住在阳世,亡魂住在阴间。两界州住着什么人?而且看役人的意思,千乘罚恶司就在这座古城之中。随着役人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走到了城门。徐志穹估算的没错。从城门的尺寸大致可以推算出城市的规模,这座古城的城门尺寸还真就和京城相当。一扇城门已经消失不见,另一扇城门只剩下半截。役人很在乎进城的仪式感,他上前将那半截城门推开,带着徐志穹进了城。穿过城门洞,面前是一条四五丈宽,石板铺砌的大路,大路对面,是一面城墙。】等等,怎么又是城墙?城墙里边还有一座城?这让徐志穹想起了安淑院。安淑院是“回”形建筑,分为内院和外院。难道这座城是回形建筑,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和外城的结构倒是不罕见,只是这距离太近了,竟然只隔了一条路。徐志穹站在石板路中央,回头看了一眼外墙。在外墙的内侧,徐志穹看到了上下两排窗户,看到了排列整齐的房门。没错,这座城的外墙,是成千上百的两层石屋拼接而成的。可以想象一下,当这座古城还不是废墟的时候,一间石屋,一户人家,他们是这座古城最外层的居民。那眼前的内城城墙呢?难道也是由石屋拼接成的?内城城墙计划与外城城墙等高,也有不少塌陷之处,徐志穹跟着役人穿过“内城”城门,看到了“内城”的构造。徐志穹猜对了一半。猜对的是,这片“内城”城墙,也是由一座座石屋拼接而成的,但石屋的规模,要比外城的大,一座“内城”石屋的面积,相当于四座外城石屋,也分上下两层。猜错的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城”。进了“内城”之后,眼前是一条宽敞的大路,大路对面还是城墙。这可就不是回字形建筑了,这是回子里边又多了一个口,里边还有一个“内内城”。“内内城”里边,还有“内内内”城么?怎么会有这样的城市?什么人会住在这么奇怪的建筑里边?罚恶司在第几层城里?这种层层套叠的城市,貌似也不适合建造大规模的建筑。千乘的罚恶司,该不会比竹州罚恶司还要寒酸吧?徐志穹看了看第三层黑漆漆的城门,问道:“罚恶司在何处?”沉默许久的役人开口了。他没说直接罚恶司的位置,而是先指了指身后的外墙:“那是凡尘员吏的住所,叫员吏舍。”徐志穹眨了眨眼睛。役人又指了指身边的内墙:“那是引路主簿的住所,叫主簿轩。”徐志穹打了个寒噤。役人又指了指前边的“内内墙”:“那里是判事阁和议郎阁。”什么意思?一阵寒风吹过,徐志穹四下看了看:“这整个一座城,难道就是……”役人点点头:“这就是千乘罚恶司。”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