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吴国四朝元老、重臣,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看籍贯考证丁奉: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02:23立懂百科带你了解丁奉00:46丁奉经常勇冠三军,曾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帐下,后期于解救寿春、诛杀孙綝等事件中屡有建树,他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打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兴衰成亡年,公元271年去世。看人物生平1996年播出的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中,该角色由邵长森饰演。[1]看影视形象没用有用基本信息中文名丁奉主要成就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诛杀孙綝字承渊[2]民族汉族逝世日期271年摘要人物关系精选视频知识合集人物生平人物关系史籍记载人物纪念人物评价艺术形象人物关系共1人丁封弟弟丁封,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于蜀汉灭亡前,为了牵制魏国,丁封与孙异一同进驻汉水流域。后为后将军,较其兄丁奉早亡。吴武将.丁奉之弟.演义史:263年,于魏之邓艾攻蜀之际,接受于绵竹关迎击魏之诸葛瞻之请求,于丁奉、孙异共赴蜀国救援.三国史:于蜀亡前,为牵制魏,魏讽与孙异一同进驻汉水流域.高升为后将军,较其兄丁奉早亡.全文精选视频15.16万观看03:52孙休召老将丁奉,下密诏除孙氏逆贼,收缴兵权!14.79万观看01:14三国演义:丁奉深夜埋伏,却没抓到诸葛亮16.01万观看03:01丁奉刺杀刘备未遂被抓住,不料刘备大度地放过他,众人佩服不已14.41万观看03:07三国“第一军神”张辽,为何一战被丁奉斩杀?丁奉最终命运如何?4.76万观看03:15孙綝挟持住孙休,丁奉使计擒住孙綝,吴国就此安定查看更多知识合集江东十二虎臣看过1/12个词条2.9万阅读程普东汉末年名将黄盖东汉末年名将韩当汉末三国名将查看全部东吴历任大将军看过1/6个词条1510阅读丁奉三国时期吴国将领诸葛瑾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权臣查看全部1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丁奉的出生时间没有记载,根据史料所知,他的参军时间早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冬季。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而成为了一员虎将,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3]他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在孙吴建立初期,丁奉仅官至偏将军。雪中奋短兵主词条:东兴之战太元二年(252年),吴大帝孙权病逝,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东吴太傅诸葛恪督率诸将前去抵御。诸将都对诸葛恪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唯独丁奉认为:“并非如此。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诸葛恪上岸后,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说:“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今属安徽)。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解救寿春五凤二年(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与孙綝彼此忌惮。其后,孙亮推究姐姐孙鲁育被孙峻冤杀的事情,以孙鲁班之子朱熊、朱损(孙綝的妹夫)没有尽力阻止冤杀为由治罪。丁奉受命于孙亮,在虎林杀了朱熊,又在建业杀了朱损。[5]孙亮与孙綝的矛盾激化,太平三年(258年)九月,孙亮被孙綝废黜。太平三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与左将军张布合谋,想要诛杀孙綝。张布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的兄弟党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统一,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可借口腊月祭祀,请他参加,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6]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259年1月18日),孙休邀请孙綝参加祭祀,孙綝勉强前来,见势不妙又欲离开,丁奉与张布于是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捆绑了孙綝,孙休历数孙綝的罪过,杀了他。孙休、丁奉等人出示孙綝的首级,赦免其部众,放下武器投降的有五千人,又追杀了孙綝之弟、欲北走曹魏的孙闿。丁奉因在此事中的功劳,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永安三年(260年),丁奉加假节、领徐州牧。永安六年(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汉灭亡,丁奉引军退回。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淮南争锋宝鼎三年(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今属安徽)。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同年十一月,丁奉从芍陂进军,为西晋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击退。建衡元年(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今安徽固镇)。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建衡二年(270年)正月,丁奉进攻涡口,被西晋的扬州刺史牵弘击退。[7]籍贯考证前202年,刘邦灭项羽,统一天下,置安丰县(治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属九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属六安国。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属庐江郡。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在位)设安丰郡,安丰县属之。史书所载丁奉为“庐江安丰人”,据考即是以河南固始县东南为中心的“安丰”,固始县东南乡镇黎集镇地方史也记载丁奉在本地出生。所以丁奉籍贯应为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镇(江淮西部豫皖交界地区)。2人物关系弟弟:丁封,官至后将军,先于丁奉去世。儿子:丁温,在丁奉死后为吴末帝孙皓所杀。3史籍记载《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8]4人物纪念金宝圩丁奉祠金宝圩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前身是一个大湖,叫金钱湖。在三国时代金钱湖属吴地。在黄初年间(222年-225年),丁奉率领五路大军来到金钱湖,看中了这个有二十多万亩的金钱湖滩,丁奉亲自指挥并督筑圩堤,用了四年时间圩堤筑成。此地先叫金钱圩,后改叫惠民圩。后又因为金钱圩盛产鱼米,象个金色的宝贝,所以将金钱圩改名为金宝圩。总管庙安徽省宣城市金宝圩内的百姓为了纪念丁奉,在圩中心(今安徽宣城双丰村)建造了一座总管庙,立丁奉像于内。百姓把丁奉称为总管菩萨,四季香火不断。后丁奉被封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纪念馆丁奉纪念馆丁奉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区5公里区。丁奉纪念馆于古总管庙旧址上兴建,馆院内建有承渊塔,馆内塑丁奉像,陈列丁奉围湖造田的图文资料。南京丁奉墓2019年下半年开始,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鼓楼区五佰村地块发现并清理古代墓葬10座,其中四座孙吴砖室墓保存较好,应为一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编号M3)中出土四块地券砖,字迹清晰可辨,可知墓主为孙吴名将丁奉。丁奉墓是继马鞍山朱然墓以后,具有明确记载的官职最高的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之墓。庐江丁奉墓丁奉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西门外的龙子口,于1953年被发现,墓地有160多平方米,高5米多,墓室为卷拱形,高3米多,宽2米,长5米,均为古钱纹和几何图案的青砖砌成。5人物评价丁奉张布: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8]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8]陆机: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钟离斐以武毅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劭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良。[9]甘宁(?-约215年或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立懂百科带你了解甘宁01:03三国中甘宁为什么得不到孙权的信任?01:02甘宁少年时好游侠,抢劫乡里,后经劝导而改邪归正。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但未受重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甘宁于是率领八百忠州壮士乘船顺江而下,投奔东吴孙权。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1][2][3]看人物生平甘宁将军忠勇善谋,忠肝义胆,他敬贤士、轻钱财、行忠义、讲诚信、爱部属,深得部下爱戴,士兵亦乐于从命。他钻研诸子,颇懂兵法,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三国志》作者陈寿称其“有国士之风”,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2005年,甘宁被评为100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成为重庆市忠县“忠文化”忠勇代表人物之一。[3]看后世纪念没用有用基本信息主要成就对峙关羽夜袭曹营别名锦帆贼本名甘宁民族汉人逝世日期220年(存疑)人物关系精选视频知识合集人物生平人物关系轶事典故后世纪念人物评价艺术形象人物关系共2人甘瑰甘瑰儿子甘卓甘卓曾孙子精选视频8.01万观看04:03甘宁仅用100人,差点活捉曹操,不愧东吴虎将!4.83万观看03:34甘宁是如何变成神甘宁的?3分钟看完甘宁的一生18.48万观看03:37三国名将甘宁,如何一战被蛮将沙摩柯斩杀?甘宁的家人结局又如何5.78万观看01:21刘表手下的三大猛将,被刘备曹操和孙权瓜分,曹操得到最强一位18.28万观看03:01三国名将,关羽不敢跟他争锋,活着横行三国,死后被民间封“神”查看更多知识合集江东十二虎臣看过2/12个词条2.9万阅读程普东汉末年名将黄盖东汉末年名将韩当汉末三国名将查看全部1人物生平早年闯荡清代甘宁画像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甘宁在巴郡之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后来,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南阳是甘宁的祖籍)。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但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这时,他听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4]便决定前去投效。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弃黄归孙苏飞察知甘宁之意,邀请甘宁,置酒欢宴,酒酣之际,对他说:“我数次推荐,主上不肯任用您。日月流逝,人生几何?应该早做长远打算,寻一个知己,成一番大事!”甘宁停了一会,说:“我也想走,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苏飞说:“我请主上派你去于是,苏飞提出让甘宁任邾长,黄祖同意。甘宁招回原来离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愿意相从的人,带着他们投奔了孙权。由于周瑜、吕蒙的推荐,孙权对甘宁十分器重,对待他如原来那些老臣一般。甘宁心情愉快,立即向孙权献计:“如今汉家运数日益衰微,曹操更为骄横专断,最终要成为篡汉的国贼。荆州这个地方,山势屏障利便,江河流畅通行,这是我们东吴西面的屏障啊!我是在刘表手下干过的。据我观察,刘表这个人,自己既没有深谋远虑,接班人又差,根本守不住那地方。将军应该先下手为强,不可落在曹操之后。图谋刘表的计划,第一步先从黄祖下手。黄祖如今年老,昏聩无能,军资粮食都很缺乏,身边的人在愚弄欺瞒他,而他一味地贪图钱财,在下属官吏兵士们头上克扣索取。这些人都心怀怨恨,而战船及各种作战器具,破损而不加修整,荒误农耕,军队缺乏训练有素的队伍。主上现在前往进取,必定将他打败。一旦击败黄祖的队伍,即可击鼓西进,前据楚关,军势即增大扩广,这样可逐渐谋取巴蜀之地了。”甘宁的这个意见与鲁肃此前提出的意见,竟然不谋而合。孙权很赞赏这个意见,更加坚定了用兵的决心。当时张昭在座,对甘宁的意见不以为然。他说:“江东自身危急,如果军队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导致国内大乱。”甘宁不客气地反驳:“国家将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阁下,而您却留守担心出乱子,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孙权见二人争执,就举杯向甘宁劝酒,并说:“兴霸,今年即出征西进,如同这杯酒,我决定把它拜托给你了。你尽管勉力提出作战方略,使我们一定能打败黄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计较张长史的话呢?”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第二次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三国志·吴主传》此次战斗没有彻底展开,原因是孙权的母亲病危,而不得不撤军。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第三次西征黄祖,战斗打的很激烈,但最后果然擒获黄祖。胜利后,孙权分拔一支部队给甘宁指挥,屯兵当口。孙权攻破黄祖,曾做好了两个匣子,用来盛黄祖和苏飞的首级。苏飞托人向甘宁求告。甘宁说:“就算苏飞不说,难道我甘宁会忘记他的恩情吗?”时孙权摆酒,为诸将庆功。甘宁走下席位向孙权叩头,血泪交流,对孙权诉说苏飞过去对自己的恩义,并且说明:“甘宁我如果不遇苏飞,早已死填沟壑,当然也就不能尽忠报效您了。如今苏飞罪当斩杀,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孙权感动,说:“我可以放过他,可是他若逃跑,怎么办呢?”甘宁担保:“苏飞免受斩杀,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赶他走,他也不会离开,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跑了,就把我的首级代替他的装入匣中!”孙权同意甘宁的请求,赦免了苏飞。言笑解惧三国志12的甘宁同年冬,曹操进兵荆州,甘宁跟随周瑜在乌林大破曹操(参见赤壁之战),立下了战功。接着,又到南郡攻打曹仁,但未能攻克。甘宁曾在刘表统治下的荆州效力了十余年,深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献策,由他率兵从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以便东西夹击曹仁,迫使其北撤。周瑜命他统兵前往,甘宁日夜兼程,果然一举占领,于是,据守城中。曹仁见势不妙,立即派五六千人去围攻夷陵,企图一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时甘宁手下只有数百军士,加上破城新增的兵员,也不过一千人左右。曹军在城外搭设高台,连续几天,从上面向城中射箭,箭密如雨,军吏胆战心惊,唯甘宁谈笑自若。甘宁派人出城向周瑜求援。周瑜采用吕蒙之计,率领众将前来解除了夷陵之围。曹仁部众损失过半,连夜逃遁,途中又遭到截击,丢失战马三百多匹。周瑜乘胜追击,准备与曹军决一雌雄。曹仁不敢再战,全军撤回北方。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曾力劝孙权西取巴蜀。孙权犹豫不决,去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早有占据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劝阻。孙权坐失良机,致使西蜀落入刘备之手,追悔莫及。夜袭曹营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孙权率兵七万迎击,派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挫其锐气,为此特赐米酒。甘宁选精锐一百多人共食。吃毕,甘宁用银碗斟酒,自己先饮两碗,然后斟给他手下都督。都督跪伏在地,不肯接酒。甘宁拔刀,放置膝上,厉声喝道:“你受主上所知遇,与甘宁相比怎样?我甘宁尚且不怕死,你为什么独独怕死?”都督见甘宁神色严厉,马上起立施礼,恭敬地接过酒杯饮下。然后,斟酒给士兵,每人一银碗。至二更时,甘宁率其裹甲衔枚,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数十首级。夜色中的曹军士兵受到惊动,误以为东吴大军来袭而起身备战,甘宁于是撤退。而夜色中的曹军依旧如临大敌,纷纷举起火把、擂鼓呐喊。等到曹营举起的火把像繁星一样密集时,甘宁已经回到了军营。当天夜里见到孙权,孙权笑着说:“这也够把老头子(指曹操)吓一跳了吧,只是想试试你的胆子罢了”,于是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并增兵二千。从此,孙权对甘宁更加看重,并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由于春水暴涨,曹军驻扎了一个多月,便退回北方去了。首袭皖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初,曹操派朱光为庐江太守,屯驻皖城(今安徽潜山),大开稻田,生产军机又派间谍秘密过江,招募诱惑都阳(今江西)的反对孙权的力量,妄图里应外合,进攻孙权。吕蒙得知情报后,向孙权建议:“皖城一带,土地肥美,如果一季收下,曹操的力量势必增强,如果连收几季,必然酿成大患。依我之见,应该立即除掉。”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亲征皖城。孙权问计于诸将。大家都说,要攻下坚城,非堆土山,治攻具不可。吕排众议,说:“堆土山,治攻具,需费很多时日。那比曹军援兵一到,攻下皖城就难了。唯一的办法是强攻,一举拿下皖城。”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攻城时,吕蒙亲自擂响战鼓助威。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土卒,攀缘上城,最终攻下皖城,俘朱光。张辽闻迅,率援军而至,到夹石(今桐城北),听说皖城已失,只得退去。战后评功,甘宁功居第二,仅次于吕蒙,被拜为折冲将军。[5]对峙关羽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刘备令关羽进逼益阳。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今湖南境内),抗拒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兵马,他亲自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说要夜里涉水渡河。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兵三百人,于是说:“能否再给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对付他,保证关羽一听到我咳唾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过来就要被我擒获。”鲁肃当下选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的军队也陆续赶来参与对峙,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四月,对峙才结束。后人则把此地称为“关羽濑”。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大战合肥影视剧中的甘宁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甘宁随孙权攻打合肥(参见合肥之战)。东吴战事不利,猛将陈武奋战致死,再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孙权只得下令撤军。在撤军的过程中,大部队已经撤出了战场。只有孙权亲领的车下虎士一千多人,以及吕蒙、蒋钦、凌统、甘宁,跟随孙权留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曹操将领张辽侦伺瞭望,乘机率步骑发动袭击。吴军鼓手因为惊怖而忘记了鸣鼓。孙权部将甘宁、吕蒙奋力抵挡、部将凌统率卫队拼死厮杀,作战中,而甘宁引弓射敌,厉声问战鼓为何不响,壮气毅然,勇冠一时。甘宁拔刀欲斫杀鼓手,于是,吴军鼓手终于开始敲鼓。孙权目睹了这一切,更增加了对甘宁的敬意。在甘宁等人的英勇抵抗之下,曹军进攻的速度放慢。凌统率兵三百,保护孙权冲出重围。孙权和甘宁蹴马趋津,逃至逍遥津,时值河桥半拆,丈余无板,孙权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将军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战斗下来,除凌统外,凌统所部的三百亲兵无一生还。凌统逃生后,在津渚痛哭流涕。凌统是凌操之子,而凌操是在攻打黄祖时被甘宁射死的。因有杀父之仇,凌、甘二人矛盾很深,甘宁因而也防备凌统,尽量避免和他见面。孙权命令凌统,不得与甘宁为仇。曾经有一次,甘宁、凌统在吕蒙那里聚会饮酒,酒酣耳热,凌统起立舞刀,甘宁也站起来说:“我能舞双戟!”吕蒙见二人有相斗之意,便隔在中间,说道:“甘宁虽能舞,还是不如我舞得精妙。”于是,操刀挟盾,将二人分开。后来,孙权知道凌统不能忘却父仇,就让甘宁率兵改驻半州地方。此事的时间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但在此番攻打合肥的战役中,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二人能抛开私怨,团结对敌,这是难能可贵的。去世虽然,有史书记载了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但是,也有推测甘宁的卒年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前后[6]。(详见下文的“卒年争议”)。甘宁去世时,孙权非常痛惜。2人物关系祖先甘茂,战国时秦国丞相(据《晋书·甘卓传》记载)。子甘瑰,甘宁之子,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甘述,在吴国担任尚书之职。孙甘昌,甘述之子,在吴国担任太子太傅之职。曾孙甘卓,甘昌之子,东晋初期荆州牧、镇南大将军。3轶事典故甘宁奢侈甘宁的出身是巴郡当地的土豪,家境富裕,自幼便习惯于奢侈的生活方式。为了向别人炫耀他的奢侈生活。甘宁让跟随自己的侍从们都身披华丽的文绣,所到之处,都是光彩斐然。当他停驻时,常用锦绣来维系舟船,当他离开时,直接割断锦绣并直接抛弃掉。唐代文学家——李翰在收集古今各类的典故而编纂《蒙求》时,也因此而特意收录了“甘宁奢侈”的这一典故,并将其与“陆凯贵盛”放为同列。吕甘之交甘宁性情粗猛好杀。其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他遭甘宁杀害,便把他藏匿起来,没有马上将他送回。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要升堂见母时,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可是,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却把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然后,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缆绳,自己解下衣服卧在船中。吕蒙大怒,鸣鼓聚兵,准备上船进击甘宁。甘宁听到动静,故意躺着不起来。吕蒙的母亲光着脚跑来劝阻吕蒙:“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大事托付给你,怎么能因个人的愤怒而想攻杀甘宁呢?甘宁要是死了,纵然主上不责问你,你作为臣子这样做也是非法的。”吕蒙一向非常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明白过来。他亲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兴霸,老母正等你吃饭,快上岸吧!”甘宁十分羞愧,流着泪对吕蒙哽咽着说:“我有负于您。”便与吕蒙一起回去拜见吕母,欢畅地宴饮一天。甘宁有着粗野残暴的嗜杀性情,不但常常违背对吕蒙的承诺,甚至还违反过孙权的命令,以至于孙权对他感到非常愤怒。因此,吕蒙常常为甘宁求情:“天下未定,甘宁是个难得的斗将,请您容忍他吧。”结交孙皎甘宁曾经与孙权宗亲名将孙皎因为喝醉酒言语上有过节,有人劝他道歉,甘宁说:“大臣应该是平等的,孙皎虽是宗亲但怎么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应当以力量和性命报答,但不能因世俗委曲求全。”于是孙权写信给孙皎叫他向甘宁道歉,于是两人结为好友。民间封神宋代时,甘宁被封为神祇,南宋时更加封“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7]得以建庙享祭,在一些小说作品中被称为“吴王”。其庙前聚集的乌鸦都被称为“神鸦”。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竹青”故事。卒年争议甘宁的生卒年份,《三国志》均无明确记载。《建康实录》则记载甘宁卒于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然而,从甘宁的相关事迹看,据《三国志·孙皎传》,孙皎曾与甘宁有矛盾,孙权为此去信批评孙皎,使孙皎与甘宁和好。孙权信中有“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等语,据此则该信当作于赤壁之战后十年左右,即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前后,而甘宁在当时应当仍然在世。[6]再从甘宁部众的归属情况看,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擒获关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之后、夷陵之战之前(黄武元年,222年),适逢甘宁去世,就归并了甘宁的部众,据此则甘宁应是在关羽被擒和夷陵之战之间,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前后去世,这个时间与前述《孙皎传》也可以相互印证。不过,上述从事迹和旧部转隶情况推断的卒年,也只能作为一种初步推测。一方面,甘宁在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后不再有新的战绩被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三国志·丁奉传》记载丁奉曾隶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如果其中包含先后关系、且丁奉是在甘宁去世后才转隶他人的话,那么作为甘宁旧部的丁奉在转隶潘璋前就还有隶属于陆逊的阶段,则潘璋统领甘宁旧部可能与甘宁去世有一定时间间隔,而《潘璋传》在编排史实先后时,可能主要考虑的是潘璋统领甘宁旧部的时间,不一定充分顾及甘宁去世的时间。况且,孙权在给孙皎写信时所提及的“与北方为敌”的事件,也有可能在200年-205年之间,就已经发生过了。总之,甘宁准确的卒年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4后世纪念甘宁墓位于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临江而立,背倚军山。占地66.7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3.36公顷,为三国时吴国西陵太守甘宁之墓,是由当地政府筹资易地修复的,因原墓于“期间遭破坏。园内山壑纵横,四季常青,东北有十亩桂园,西南为十亩竹圃,甘宁墓坐落其中,墓高2米,周长6米,墓前矗立着仿古天柱石坊,大雅壮观,石坊前有天然“甘泉”。[8]5人物评价总评甘宁性情意躁,易于激动,发怒时动辄要打人甚至杀人,而且有时不完全听孙权的命令。但他勇敢坚毅,豪爽开朗,足智多谋,器重人才,轻财好施,关心部属,士兵乐于从命。孙权善于用人,“不求备于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长”。在孙权手下,甘宁发扬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为三国时代有名的“斗将”。历代评价《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9]孙权:①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②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10]吕蒙: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11]韦曜: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甘宁陈寿: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②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12]陆机: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13]冯时行:豪杰自不群,俗眼盖盲瞽。刘表既不识,那复论黄祖。翻然脱羁衔,渡江得英主。垂手立功勋,雄名诧千古。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郝经:①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覇,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②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旧五代史卷五十三李存孝传》:(李)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罗贯中:①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14]②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关公不敢渡,曹操镇常忧。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灵显圣,香火永千秋!李贽:观甘宁、凌统不共戴天,一朝改为刎颈之友,乃知世上无不解之仇,只是人不肯先为甘宁耳.吾劝世人勇为甘宁可也。[15]钟敬伯:甘宁、凌统不共戴天之仇,一朝改为一刎颈之友,固丈夫事也。[15]黄恩彤:先取荆,次取蜀,兴霸之策与孔明、公瑾略同,亦识时务之俊杰也。6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甘宁事迹与史书记载基本相同。小说中甘宁参与了夷陵之战,被蜀国蛮将沙摩做邾(今湖北黄冈西北)长,那时,你可以自己决定去就。”甘宁非常高兴。锦帆贼甘宁于是,苏飞提出让张蛑:自古倚长江之险者,屯兵据要,虽在江南,而挫敌取胜,多在江北。故吕蒙筑濡须坞,而朱桓以偏将却曹仁之全师;诸葛恪修东兴堤,而丁奉以兵三千,破胡遵七万。转弱为强,形势然也。[10]郝经:①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覇,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②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6艺术形象民间形象丁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丁奉前期多次与徐盛搭档出战,小说后期主要描述了丁奉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的事迹以及诛杀孙綝时的表现。《三国演义》还增加了曹丕在公元224年伐吴,张辽保护曹丕撤退时,丁奉用箭射中了张辽腰部,使张辽回营后旧伤迸发、不治而亡的情节。[11]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丁奉的脸谱为勾粉红老脸,眉尖下垂及粉红色皆表示老年之意,出场剧目有《借东风》。在民间传说中,丁奉擅长以手飞石(就像《水浒传》中的没羽箭张清一样),故有“神弹子丁奉”之称。现代供奉丁奉的庙宇当中,丁奉像的手上亦握著一枚飞石。今安徽寿县)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今属安徽)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太平二年(257年),魏大将军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孙吴投降,被魏军包围。少帝孙亮、权臣孙綝(孙峻之弟)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根据《孙綝传》,则丁奉和黎斐均在朱异的统率之下)。丁奉为先锋,屯住黎浆(今安徽寿县南),因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4]诛杀权臣三国志12的丁奉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与孙綝彼此忌惮。其后,孙亮推究姐姐孙鲁育被孙峻冤杀的事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wap.ibiquges.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